在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品牌方维护价格秩序、保障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至关重要。有效的电商控价需构建从数据监测到落地执行的闭环体系,以下为您详细介绍。
一、数据监测:精准洞察市场动态
(一)多平台覆盖监测
电商渠道众多,主流电商平台如淘宝、天猫、京东、拼多多,直播平台抖音、快手,以及O2O平台、到家平台等,都需纳入监测范围。全面的平台覆盖有助于品牌以统一标准管控渠道,及时发现各平台的价格异常。
(二)数据聚类与清洗
各平台商品名称和属性描述不同,采集的数据需机器与人工聚类,去除噪音,做商品品类映射。机器聚类准确率可达90%,部分商品再人工查看处理,结合智能模型和人工训练,提升数据清洗效率,保证数据质量。
(三)深度数据监测
经销商为规避处罚,会采用多种低价形式,如主图促销低价、咨询客服领券低价、店铺券低价、满减打折低价等。需针对这些低价形式监测数据,及时排查到手价,判断是否低价。同时,分析授权与非授权占比,找出授权商家改善点;定期对比自身品牌与竞品在大促期间的实时销售表现,合理评估大促效果,及时优化策略。
(四)多频次监测
大促时期,经销商优惠变化不规律,品牌难发现真实破价行为。可对平台进行7×24小时随时变换时间监测,最小频次达1小时监测1次,同时定时完成数据监控,让经销商不敢随意低价。
(五)数据可视化与报告输出
价格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控多主流电商平台,根据客户业务场景提供定制化分析看板和报告输出。根据品牌方提供的商品红线价格,一旦商品到手价低于红线价,系统能及时预警并发送给品牌方。

二、落地执行:多维度构建控价体系
(一)设定价格红线
制定《线上价格管控标准》,明确产品最低售价、促销活动折扣上限,如日常售价不低于吊牌价7折,大促期间不低于5折,避免低价恶性竞争。
(二)区分渠道定价
根据平台定位(如天猫旗舰店、拼多多特价店)、销售场景(直营/分销)制定差异化价格策略。例如旗舰店主打正价,分销渠道设置阶梯价。
(三)授权公示与溯源
在品牌官网、店铺首页公示授权经销商名单,为产品植入溯源码(如区块链编码),消费者扫码可查授权渠道与价格区间,违规销售自动预警。
(四)违规分级处罚
对乱价行为按情节轻重分级处理,首次警告 + 要求调价,二次扣除保证金,三次取消授权并公示。
(五)部署价格爬虫系统
使用「品牌卫士」等软件实时抓取各平台的商品标题、价格、促销信息,设置价格波动阈值(如低于标准价10%自动预警)。
(六)分析隐性乱价行为
识别“满减叠加优惠券”“买赠变相降价”等隐蔽操作,按规则判定是否违规。例如商品标价100元,叠加“满99减50”券 + 赠品,实际到手价50元,需判定为违规。
(七)生成价格走势看板
整合各平台数据,用图表展示价格波动趋势,定位乱价高发时段与店铺。例如某品类在大促前一周低价店铺占比达30%,需提前干预。
(八)自动推送预警通知
监测到违规链接后,系统即时向品牌控价团队、渠道负责人推送消息,附乱价证据截图(如价格页、促销页)。
(九)渠道管理
直营渠道强管控,旗舰店、官网由品牌直接运营,严格执行定价策略;经销商店铺需提交价格备案,未经审批不得调价。对未授权店铺,先通过知识产权投诉(如商标侵权、盗用图片)要求下架;对授权经销商,发送《价格整改通知书》,24小时未调整则启动处罚。
(十)大促期间专项管控
618、双11等节点前,与平台签订《价格保护协议》,要求商家提交促销方案,平台对超低价商品限制流量曝光。
(十一)法律维权手段
商标侵权投诉:针对未授权店铺使用品牌商标关键词引流(如标题含“XX官方正品”却无授权),提交商标注册证、授权链证明,平台审核后下架链接。版权/专利投诉:若商家盗用产品详情页文案、外观专利设计,凭作品登记证、专利证书发起投诉。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:收集乱价店铺的营业执照、销售记录等证据,以“低价倾销”“不正当竞争”为由向监局举报,经查实后可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(最高50万元)。提起民事诉讼:对长期恶意乱价且造成重大损失的商家,委托律师起诉,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。
面临电商控价难题? 杭州务新网络(品牌卫士)提供专业电商控价解决方案,我们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经验,能够帮助您构建从数据监测到落地执行的闭环控价体系,确保品牌价格稳定和市场形象良好。联系我们获取定制服务,让您的电商业务稳健。

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0106号